close


很久以前寫在批踢踢上,現在再轉回自己的網誌,感覺很妙:P
****

雖然我對書還算蠻熟的,但是因為知道是改編電影,
所以其實不會要求一定要緊跟著書的內容拍,
刪改部份細節、人物特色,對我而言都是ok的。

但就算以改編電影的角色看來,我覺得它有些紊亂、失衡的問題存在。
(以下是落落長的抱怨文)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首先是被許多人所詬病的角色塑造問題。

1. Albus Dumbledore 這一集的表現完完全全讓我瞠目結舌。
身為高齡一百多歲、在魔法世界裡德高望重的校長,
並非不能激動,但私以為他舉手投足,都應該展現出過人的智慧與穩重才對。

所以看到這位法力高強的巫師,在火盃面前還要用手遮住眼睛,有點錯愕。
抓住哈利的肩膀用力搖晃、大吼等等,也讓人有點傻眼──
印象中校長一直對哈利很溫柔啊!

衝進辦公室制伏假穆敵的那一個場景也令人失望,我感受不到「冰冷的怒意」,
也不覺得那時的校長有多可怕,倒覺得他一直跳來跳去的很煩。

2. Cedric Diggory 這個流裡流氣的傢伙到底是哪裡來的?
我覺得電影沒必要特地更動小說的設定吧,
就讓他當一個誠實、正直、善良體貼的赫夫帕夫高材生不是很好嗎?

3. Barty Crouch可以再沒存在感一點。
那種嫉惡如仇、六親不認的特質完全蒸發在空氣中了,
其實導演編劇根本可以刪掉這個角色吧,他根本就是出來等著被殺掉啊@@


然後是劇情的連貫性與精簡性。

之前就耳聞導演顧慮到長度、主軸明確性的問題,會刪掉一些次軸線(ex. SPEW),
這點個人覺得沒問題,但是看了電影之後,卻覺得編導做得不夠乾淨俐落。

甚至,刪了一些我覺得重要的場景,而安插了混淆視聽又不知所云的片段。

1. 電影既然要顧及沒看過小說的觀眾,一些背景知識就要給清楚。
魁地奇世界盃這活動連哈利波特自己一開始也不知道吧,
榮恩爸為什麼帶著大家去找港口鑰了還要裝傻故弄玄虛呢?

2. 校長、麥教授等人在哈利被選為鬥士之後的討論,以及卡卡夫潛進放火盃
的房間裡,這兩個片段,讓人覺得有些多餘。
同樣的功能,選用原著中的片段來表現不是更好嗎:

書中是卡卡夫極為不滿,認為霍格華茲作弊;而假穆敵則點出應該是想置哈利
於死地的人(暗指曾為食死人的卡卡夫),才會故意讓哈利中選。
這個片段同時點出了卡卡夫的可疑之處,以及說明了哈利如何被火盃選出(壞人
把哈利列在第四所學校底下)。

個人覺得小說的一段對話,既簡潔明瞭,又符合經濟問題。
為何電影要浪費這麼多的底片來傳達?

3. 我知道導演擅長感情戲,不過拍得好像感情戲比三巫鬥法還重要就怪怪的了。
說真的,海格跟美心夫人的調情我沒那麼愛看XD
不過妙麗vs榮恩、妙麗vs喀浪、哈利vs張秋的那幾幕都拍得不錯,感覺很到位。

4. 三巫鬥法的部份讓我有點失望;這應該是電影的主軸吧,可是感覺不是很搶眼啊。
評分制度完全消失就算了、校長不跟人魚講話就算了、
花兒變成刻板印象中只會尖叫的沒用女人我也認了、西追喀浪全部變成廢柴也沒關係。

我懂,我都懂。時間不夠嘛,沒辦法好好在其他三位鬥士身上著墨。

但是,但是!和龍相比,迷宮那一關不是應該更加重要嗎?
為什麼導演寧願讓哈利浪費時間跟龍玩你追我跑、假扮麻瓜的遊戲,
寧願突顯飛七笨到每次都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放炮,
也不要在迷宮裡多放幾個怪物呢?

好歹來個人面獅身像跟爆尾釘蝦嘛。

然後哈利之所以跟西追並列第一,不只是因為他運氣多到用不完,
福來福喜(幸運藥水)要等到第六集才會出現。
妙麗說哈利是靠運氣通過第一關實在很過份、
第二關隨便游一游完全沒遇到阻礙也很誇張、
迷宮裡我就不說了,反正除了會捲人的樹叢之外什麼也沒有。

還有,施召喚咒要很專心、決定和西追一起拿獎盃要很掙扎吧?
哈利可以再心不在焉、再隨便一點。

既然是電影主軸,那鬥法大賽的困難、競爭心理等等的描述,就應該再更深刻。
我花了大半部電影的時間在看哈利比賽,結果出電影院的時候,
竟然只記得麥教授的babling bumbling band of baboons!

5. 就因為一些情節增刪的問題,電影還是變得像前兩集一樣,
零零碎碎的,讓我覺得流暢性不足,為其敗筆。

不過不論如何,特效部份還是做得很不錯就是^^"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