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上Film Art and Ideology時寫的心得報告~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珈琲時光

 

 

  身為台灣人,卻被日本公司邀請拍攝這部紀念小津安二郎百歲冥誕的電影,侯孝賢導演一開始就表示:不會模仿小津的拍攝手法,而是會去揣測如果自己是小津,將會如何看待現代的日本社會、如何呈現。

 

  話雖如此,一些侯孝賢導演本身即習慣於運用的拍攝手法,仍是呼應出了兩人相似之處:靜止的靜頭、使用跳接而幾乎不使用溶淡手法,以及使用極其隱晦而含蓄的表達方式、透過劇中人物的日常生活,以導演對現實社會的觀察,表達出電影要傳遞的訊息;除此之外,侯導本身的特色也依舊鮮明(例如人物經常自由進出框景)

 

  電影以電車經過,再帶入陽子自台灣返回、接到肇的電畫的畫面作為開頭,而以數列電車交會、再各自往各自的目的地前進的畫面作為結尾。根據侯孝賢的觀察,電車乃日本社會中一個重要的元素:眾多的人們每天搭乘著電車通勤、人們每天在電車中彼此交會、錯身。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電車一樣,人們在自己的生命之中緩緩前行、在彼此的生命中交錯(也許產生了火花,也許沒有)、又在錯身之後,各自循著自己生命的軌跡,緩緩地離開交會點而行向各自的終點。肇這位電車迷,在他懷著極大興趣地每日乘著電車旅行、錄製電車在各站的聲音時,他是否其實也是在記錄著人們在彼此生命中交會時,所摩擦出的火花和點滴呢?

 

  除了電車,另一個重點自然是咖啡廳。根據侯孝賢本身的說法,片名會取為珈琲時光,便是因為女主角本身的設定是喜愛待在咖啡廳思考、工作,而一個人在咖啡廳裡靜靜地思考、聽音樂、想事情的時候,其實也是一段自省的過程。侯孝賢在「珈琲時光」中,透過陽子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事務,呈現出了陽子對於自己的生命、自己未來的思考以及決定。而在陽子作出要獨自生下與台灣男朋友懷的孩子的決定、當個未婚媽媽的時候,她的這個決定,其實不若她以為的那般地與他人無關;事實上,包括陽子的父母、朋友肇,甚至這個未出世的孩子,生命都受到了重大的衝擊。而陽子父母和肇在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時,思考該如何作出反應,但在這期間卻也只能保持沉默,維持看似一如往常的日常生活作息與交談。

 

  另外,電影中的陽子經常往來與日本與台灣之間,是為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著名台日音樂家江文也作研究。值得一提的是,飾演陽子的歌手一青窈本身是台日混血兒、江文也亦同時和台灣及日本關係密切、陽子在電影中更是和台灣的男朋友懷了孩子。再加上這部由侯孝賢執導的電影,十分自然地呈現出了侯導眼中的「當今日本社會」;以這樣的方式將台灣和日本連結起來,看來是說不出的自然、令人認同。

 

  在看似平淡的劇情中,侯孝賢導演其實以極其幽隱的手法點出了兩個事實上頗大的題目:未婚母親,以及親子關係。

 

  首先是陽子在十分不經意的情況之下,分別向繼母和肇透露了她決定獨力生下孩子的決定。現代日本社會中的女性,其實是越來越獨立自主了;單親媽媽、未婚媽媽是所在多有。但是這樣的情況,不論是媽媽或是小孩,在社會中必然會面臨許多的壓力。導演在片中並未再就這個問題多加著墨,但是仍舊是值得思考的。陽子在片頭和肇講電話的時候,提到有關小孩被換成妖怪的夢,除了是和幼年時與親生母親的記憶之外,或許亦是對未來下意識的擔憂也說不定。

 

  另一個題目是親子關係。陽子的親生母親在她還很小的時候,就拋棄了她;而現在的繼母和她則相處融洽,感覺起來和一般繼母以及子女之間微妙而緊張的關係略有不同;另外,在陽子的父母得知她決定未婚生子之後,心裡其實十分擔憂,卻又什麼話都無法講:這樣的張力,在他們為了參加上司葬禮而來到陽子的住處時,清楚地呈現了出來;觀眾見到陽子的母親很希望父親能開口說些什麼,但父親卻只是一鼓腦地喝著清酒、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其實侯孝賢曾經表示,當初在拍這場戲的時候,本來是安排飾演父親的小林有台詞的,但沒想到臨場開拍的時候,小林卻自行決定不開口,使得一直等待小林說話的、飾演繼母的余貴美子顯得焦慮不安,更顯出劇情的張力(INK雜誌200411月號)

 

  還有很值得一提的部分,是片中肇以電腦繪圖繪製出來的「被電車包圍的人」;陽子提到那被包圍住的人「看來很孤單」、深紅的背景「看來有點陰森」。這點讓人不禁聯想到:隨著社會逐漸現代化、都市化,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、節奏越來越快,而人與人彼此之間原本濃密的聯繫網似乎也變得稀薄了。另外,據侯孝賢導演自己的說法,這張電車圖,是淺野忠信根據劇情內容畫的;被電車層疊包圍的其實是陽子腹中的胎兒。那麼這張圖又可以解讀為:在電影兩大主線(人際和電車)的交錯之下,支撐起整部片、整個劇情的核心,即是這個胎兒──因為是陽子提出自己懷孕的事實,才讓導演呈現出其父母和肇,內心想法與表現上的掙扎。

 

  最後,由於這部片本身是呈現日本社會的情況,所以身為台灣的觀眾,對於電影的認同度及融入感,難免不像日本觀眾那麼高,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導演對於平常人物的平常生活,所作的細膩觀察與切入角度。在觀賞這部片的期間,能完全沉浸在那股淡淡的,卻又包涵了豐富思緒情感的氛圍裡,就像是品嘗一杯很好的咖啡、一邊思考、一邊聞著咖啡散發出來的香味──真正是呼應了片名:珈琲時光。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