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晚安,祝好運>

directed by George Clooney
written by George Clooney and Grant Heslov
cast: David Strathairn, George Clooney, Jeff Daniels, Patricia Clarkson, etc

這部電影,比以往看得要硬一些,所以思考的時間也久一點,但是卻依舊寫不出什麼好感想。
在看的時候,其實並沒有很投注在劇情之中,但是卻被一股壓抑住的熱情吸引住了。

在寫心得之前,應該先大略瞭解一下赫赫有名的「麥卡錫主義」,到底是什麼東西。

***

麥卡錫主義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,由美國參議員約瑟夫·麥卡錫 (Joseph Raymond McCarthy) 煽起的,
在美國全國性的反共「十字軍運動」。麥卡錫是共和黨人,原在威斯康星州擔任律師,
1942年任巡迴法庭法官,1946年被選為參議員,1952年連選連任。

他任職期間,大肆渲染共產黨侵入政府和輿論界,促使成立「非美調查委員會」,在文藝界和政府部門煽動
人們互相揭發,許多著名演員如查理·卓別林和發明原子彈的科學家羅伯特·奧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,
被指控為向蘇聯透露機密和為蘇聯充當間諜。

1953年6月19日科學家艾瑟爾與朱利葉斯·羅森堡夫婦為此被判上電椅死刑。在美國掀起一種恐怖氣氛,
根據20世紀末解密的文件,其時控制演員工會的列根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,並威脅迪士尼也揭發迫害部分演員。

1950年2月,他公開指責有205名共產黨人混入美國國務院,但未能提供任何具體的人姓名。
1953年德懷特·艾森豪擔任總統,麥卡錫和共和黨領導人決裂。
1954年,他指控軍隊和政府官員從事顛覆活動,為此舉行了長達36天的聽政會,同時向全國進行電視直播。

美國國內外的輿論開始指責他是「蠱惑民心的煽動家」,11月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去參議院的多數,
麥卡錫被免去非美調查委員會主席的職務。

2月2日參議院以67票對22票通過決議,正式譴責麥卡錫「違反參議院傳統」的行為。
從而結束了「麥卡錫主義」時代。

(引自維基百科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9%BA%A6%E5%8D%A1%E9%94%A1%E4%B8%BB%E4%B9%89)

***

貫串本片的開頭與結尾,讓我想到了軍火之王。
當然二者的拍攝手法是大相逕庭,但是同樣都是演講/自述開頭及結尾。

基本上本片是很冷處理的,甚至特意使用了黑白片的形式呈現。
拍攝的手法使得觀影者非但沒有貼近角色的偷窺效果,反而營造了距離感,剔除了強烈的情感因素,
除了試圖建構出客觀看待歷史的感覺之外,也符合了片中主角群新聞從業人員的身份;
另外整部片壓抑的氛圍與偏快的步調,也突顯出了麥卡錫主義盛行時籠罩美國的恐怖氣氛、新聞人員的生活步調、
美國政治氣候的瞬息萬變,也使本片免於被批為「沉悶」的不幸命運。

再提到本片予人的衝擊。

聽聞不少人將之與V怪客相比較,我看的電影不夠多,所以無從評論比較起,只能單就本片提出想法:

人說道德勇氣、道德勇氣,本片正正突顯出堅守道德,果然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:
Edward R. Murrow 與Fred Friendly這對節目拍擋,在堅守第四權的公正自由立場、
努力保持社會中流砥柱地位的同時,就必需具備極大的勇氣,來面對上級與政治權貴施加的壓力;
如果他們沒有堅持到底,沒有足夠的勇氣,就會像另外一位主播一樣,最後自殺身亡。

當強勢的政治人物帶頭、打著愛國口號卻漸漸變質為恐怖壓迫的主義大軍壓境時,
渺小的國家公民們是不是還能夠張大雪亮的眼睛與良心,獨立地思考與判斷?
Murrow與Friendly帶領的團隊,試著抵抗了排山倒海而來的麥卡錫主義,
並以子之矛、攻子之盾地打破了麥卡錫營造出來的愛國反共假象。
他們付出了代價,也嘗到了果實;這樣的結果,值得現今的我們思考。
在小布希打著反恐主義旗幟要各國選邊站的時候,他是不是也成為了第二個麥卡錫呢?
當然現今他與一路相伴的英相布萊爾似乎已顏面盡失,但是無論是過去、現在,還是未來,同樣的問題都值得深思。
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莎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